2025年4月27日,备受各界关注的《生态环境法典(草案)》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,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这是继《民法典》之后,我国第二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。
作为林业工作者,我们倍感振奋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,也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契机。
根据草案内容,法典共设五编,分别为总则编、污染防治编、生态保护编、绿色低碳发展编、法律责任和附则编,共计1188条。
草案以总则编为统领,提炼了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法律原则和基础制度,系统总结了现行法律关于污染防治、生态保护、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成熟经验,并将其上升为统一、协调的法律规范。
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法典草案在立法理念上实现了重要转变-由单一要素保护转向系统保护,强调生态系统整体性、流域区域协同保护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内容。这为林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,草案也紧扣时代脉搏,回应了碳达峰、碳中和等发展需求,提出了引领性、前瞻性的制度设计,为林业碳汇、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生态环境法典的推出,将进一步规范自然资源管理,促进林业、草原、湿地等多类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,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贡献坚强的法治支撑。
未来,随着法典草案的分阶段滚动审议和不断完善,林业从业者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。
我们将以更加专业的态度,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福地;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法典的引领下,绿色中国、美丽中国的愿景早日实现!
图片来源于:网络,侵删
手机:028 8318 6678
邮箱:511754958@qq.com
地址: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一段8号北成8号7幢1503-1504号